的裂痕,这些裂痕渗透出生活内部的光芒或暗色,我希望发现光明背后的阴影,黑暗人世里的温暖,叙述高贵生活里的卑微,卑微生活中的高贵。我坚信裂缝后隐着生活中被遮蔽的真实,这种真实之于生活,像潜意识之于人的行为,看似无形却有巨大的影响力。我希望在凡常人物与人世中发现这种影响力,不动声色地进入生活内部,疏通日常生活中的暗流。希望这道暗流涌动成不一样的历史,这脉历史充满人世的寒意与温度,充满小确幸和小失败,充满不动声色的柔情和残忍。作家朱斌峰说我的理解是:小说就是现实世界的“镜像”。这种“镜像”是一种光的投影:当我以显微镜、后视镜、望远镜去观察生活时,因视角、焦距和景深的不同,现实生活就会在小说里呈现出万花筒的模样—我想说的是,小说应该是对现实的捕捉、洞察和表达,我只是借小说说出我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性的回望。这种“镜像”是一种光的折射:当我以好奇、置疑、热爱的目光去透视生活时,因窥探、追寻和致幻的选择,现实生活就会在小说里呈现出迷宫的模样—我想说的是,小说应该写一种可能的生活,我只是借小说说出我对真相的寻找和对现实的想象。更为重要的是,当生活赠予我迷茫、孤独、忧伤时,我会把它们放进小说的镜框里。这样或许我就可以梦游般地承受一些“生命不可承受之轻”,就可以跟现实握手言和了。小说可以让我从现实中游离而出,也可以让我重返生活现场。我在这里补充说一下,这个关于小说的情节,我们已经上过一节课,这节课是补充。先对这个论点做一个补充性说明,那就是这里指的一定源于某种生活,并不是指作者的某种生活,而是指的是可以在现实与历史,甚至要到未来才会实现的生活,再说明白一点,就是情节必须具备真实存在的合理性。我们不妨先举个最典型化的例子: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故事情节,我们随便找一个,比如《画皮》。《画皮》这个故事在《聊斋志异》的第一卷第40回。描写的是人与鬼之间发生的故事。原文不到两千字,为什么会流传这...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爱读书网 琼ICP备2022017991号-12